5月22日,迎着清晨絲絲雨水,外語系的46位學員在賈瓊老師的帶領下,懷着興奮的心情早早的集合,前往位于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的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參觀學習。
南越王墓中的文物經過數年挖掘,現已出土珍貴文物1000多件(組),有15位殉葬人。這是迄今為止,嶺南地區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陪葬物最豐富的漢初古墓,也是惟一的一座全用石塊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現壁畫的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銅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銅編鐘樂器3套,銅鼎36個,銅鏡36面,以及金印3枚,出土玉器240多件。墓主身穿的玉衣殓裝已複原,它是我國目前發現完整的西漢玉衣中年代最早又是惟一的"絲縷玉衣"。墓中出土藍色平闆玻璃、世界第一套套色印花銅版模、非洲象牙等,都是一批有意義的稀世珍品。
學員們有秩序的進入展館,我們首先來了到錄像放映室觀看視頻,使我們大緻了解博物館的曆史和博物館中的展品。接着學員們自由參觀了各個展廳,有莫伯治先生——南越王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師的介紹展廳,有楊永德伉俪捐贈的藏枕專題展廳,朝陽出土的唐代伎樂俑展廳和别趣橫生的遼瓷展廳,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陳列廳。通過參觀曆史文物的展覽,使我們進一步學習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增強了我們的愛國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