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工動态

學工動态

“戲”夢水鄉,“劇”焦烏鎮——記我系師生參演第三屆烏鎮戲劇節

    受烏鎮戲劇節組委會的邀請,金秋十月,我系鄧光遠、巫思曼攜原創戲劇《色拉》參加了第三屆烏鎮戲劇節嘉年華單元。在戲劇節期間,劇組向國内外戲劇觀衆與觀光遊客呈現了精彩的演出共計12場,獲廣泛關注與一緻好評。
《色拉》海報
 

緣起

    我系教師鄧光遠除了活躍在教學一線,也是一名戲劇愛好者與劇場實踐者。在2013年7月,鄧老師聚集起身邊熱愛戲劇藝術的年輕人,開始以“光鹽劇團”之名進行創作,作品涵蓋戲劇、詩歌、音樂等多個領域。迄今,該劇團的作品已登上過廣東陽江漁戲藝術節、烏鎮戲劇節等國内外知名舞台。2014年,劇團的原創戲劇《海床》受邀參與了第二屆烏鎮戲劇嘉年華。今年,鄧光遠老師再度攜《色拉》參演烏鎮戲劇節,參演人員還包括我院外語系14級德語專業學生巫思曼。值得一提的是,本劇的編創由鄧老師引導,以參演者集體即興創作的方式完成。
 


劇團在烏鎮讨論作品方案
 

集體即興創作

    戲劇《色拉》采取的集體即興創作方法在國内屬于比較新穎的戲劇創作方式。在作品編創前期,劇組定期舉行文本創作工作坊與表演訓練,使得戲劇訓練成為了一種日常常态,經過反複的推敲與探索才形成最後的作品。在烏鎮演出期間,劇組也堅持日常訓練,除了正常演出,還進行了數次公開的戲劇工作坊,引起許多觀衆與戲劇工作者的關注。十多場演出下來,經過整個劇組堅持不懈的觀察、思考、創作與總結,每一場演出幾乎都能呈現出與上一場不同的精彩細節,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集體即興創作”,讓觀衆體驗到了即興之美。
 

《色拉》劇照
 

演出觀感

    戲劇《色拉》以水果作為引子,探讨當人和水果産生關聯的時候,如何去發掘人的“非人性(果性)”和非人(果)的“人性”部分。除了具有豐富可讀性的水果,本劇中也融合了成長主題,從鄧光遠老師翻譯的《男孩女孩的第1本身體書——關于長大最好的回答》一書中取材,引申出了許多與成長有關的文本與肢體表演,将其與水果這一概念虛實相結,就拌好了《色拉》這部戲劇。
    區别于傳統的戲劇演出,烏鎮戲劇嘉年華的演出多發生在戶外,對演員的即興表演能力以及對環境的觀察能力有着别樣的要求。對此,演員之一的巫思曼同學有感而發:“即興表演是很考驗演員各個方面的技能的。同時即興表演也是很神奇的一種體驗,因為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将會有什麼呈現在你面前,一切都帶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預知性。這讓我想起在某一晚,我們劇團在昭明書院的那一段即興表演。本來是玩着玩着然後表演毫無征兆地就開始了,圍觀的不明所以的群衆也越來越多,散場後還有觀衆追問什麼時候還有演出,感覺很奇妙。來這裡的演員很多是有經驗的,有參加過第一、第二屆戲劇節,甚至是涉足過國際舞台的前輩,跟他們交流你都可以看到他們談起戲劇時眼睛裡蹦出的火花;當然還有很多是非職業的演員,他們平常也是普通的上班族,可能是學生、老師、醫生、作家……但也因為對戲劇共同的愛,齊聚到了烏鎮。”
 
與著名戲劇導演孟京輝熱烈讨論

後記

    戲劇的魅力無窮廣博,它能綜合文本、音樂和舞蹈等藝術門類,沒有邊界,讓創作充滿了無盡的可能。在烏鎮的演劇和觀劇體驗對于年輕的戲劇愛好者來說無比珍貴,筆者希望,參加戲劇節的經曆能賦予他們豐富的精神食糧,成為他們未來創作,學習與生活的助力。
 
 
 
 
附:
    烏鎮戲劇節由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花語戲劇屆極具影響力的賴聲川、黃磊、孟京輝共同發起,有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木心藝術基金會協辦。以擁有1300年曆史的烏鎮為舞台,上演世界級精品劇目以及年輕戲劇人的原創作品。透過戲劇與生活、小鎮與大師的相互融合與碰撞,共邀全球戲劇愛好者和生活夢想家來到美麗的烏鎮體驗心靈的狂歡。
   烏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完備的演唱會和接待能力為烏鎮舉辦戲劇節提供了設施支持,國内外戲劇大師和藝術界、文化界人士垂青烏鎮并非偶然。透過戲劇節,讓小鎮凝聚更多國際級大師們的氣場,烏鎮戲劇節将為這個千年古鎮帶來充滿生機的未來。
  • 版權所有©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 廣州 黃埔粵ICP備15103669号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