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隐性的實踐性知識需要經過不斷的反思,進行總結和提煉才能成為理性的教學方法、模式,甚至理論成果。線上教學第三周,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繼續進行教學設計理念交流。本次參與交流的老師分别是“大學英語II”李卓華、潘孝榮老師,“專門用途英語(金融英語)II”潘文晗、周曉麗和李婷老師,“英語聽力II”李海燕、袁楚娜老師、“英語閱讀II”李亮晶老師,“英語教學法”黃丹鳳老師、“商務英語寫作”楊陽老師、“大學日語II”郭志成老師,“德語基礎寫作”沈聘老師。
經過一段實踐的實踐,大家發現,線上教學更适合于采用先學後教的“翻轉課堂模式”,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師生在線互動講解和答疑,課後進行複習、輔導和布置作業。李卓華老師提出,要使這種教學模式更有效,就必須以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為核心,采用“以學促思、以學定教”的方法。與此同時,教師需要使用多平台交互,一方面保證教學的穩定性,另一方面,把不同平台的成績數據作為形成性評價的依據,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實行精細化管理,及時反饋,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以學促思,以學定教
在基本教學模式基礎上,不同老師會“因課置宜”(沈聘),融入不同的元素,進行差異化設計。例如“金融英語II”把基于釘釘的寫作比賽融入教學之中,郭志成老師則以通過日語二級考試為目标組織教學。“英語閱讀II”李亮晶老師為了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采用了“好策讀書”APP,與學生一起在網上進行閱讀、朗讀和讨論,學生閱讀參與度明顯提高。“英語教學法”課程圍繞學生評課能力發展設計了課程教學“腳手架”: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制定清晰目标和具體完成步驟,教師提供慕課學習資源、設計教學問題,組織學生在線讨論及彙報成果,并給與具體的反饋。“英語聽力II”李海燕和袁楚娜老師則把網上教學總結為“一”個項目、“二”個教師“、三”個結合、“四”個環節,以及“多”種互動模式。兩位教師圍繞“視頻聽寫”項目,按照聽力輸入和口語輸出相結合的原則,把教學過程分為聽力策略/技能指導、自主聽寫訓練、直播讨論答疑和配音口語訓練四個基本步驟,通過多平台的多種互動形式,指導學生線上和線下學習,提供及時指導。他們把網課原則總結為:“有組織有計劃,多互動多溝通,有條不紊不亂,有回有複有效”。
網絡英語教學“四”個環節
随着教學實踐逐步走入正軌,技術的焦慮正在漸漸褪去,教師們的專業能力正在逐步展現。本次教學設計的總結和分享活動,充分展現的我院教師的愛崗敬業精神風貌和良好的專業素質。通過教學設計的總結與分享,不僅促進了教師個人的專業化,也推進了所有老師的進步,跟優秀的人在一起,我們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