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外語系在第二行政樓308會議室召開了2013-2014學年教師培訓彙報大會。外語系主任胡光忠、副主任袁鑫、系黨總支書記徐超及全系教師出席會議。會議由胡光忠教授主持。
在這次英語教師的彙報中,國家9月即将出台英語專業新“國标”和新的人才培養标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這将帶動全國高校的外語類專業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教學方法上都要做出相對的改變。皇婉貞參加的“第九屆中國英語教育及教學法論壇”對應用型高校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标、“國标”、“校标”、“行标”的内涵與意義及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特征要與行業結合、與地區結合等内容進行探讨。田晶晶參加了“廣東省高校英語類專業教學發展研讨會”,向大家轉達外語類專業的改革與發展趨勢以及新術語與數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師教學方法創新等三方面内容。張蕾參加了同一研讨會的翻譯分會場,會上主要探讨了以下問題:應用型本科應如何定位翻譯教學、學生的口譯能力如何與其他專業課程相結合、在翻譯理論與實踐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轉變教師及學生的觀念。任青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參加的研讨會涉及到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前景,她介紹了廣外商英專業的“浸泡式教學”模式,由傳統商英課程結合網絡課程建設,對外語系新增的商英專業建設很有建設意義。
陳雪珍在高等學校外語教育中青年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中進一步加深了“英語專業教學:語言、文化、能力與創新”主題的學習,将進修中學習的國内英語專業教學現狀、對英語專業存在問題的思考、應對改革的方法等内容進行了分享。吳佩娟參加“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研修班,主要關注的問題有:中國英語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意識;如何将跨文化教育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去;跨文化教育不僅是英語專業老師們的教學重點、難點,也是應當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潘文晗參加“第五屆多模态研究國際研讨會”,她向大家介紹多模态教學的發展與應用:什麼是多模态、多模态研究如何運用實際當中、多模态教學如何與網絡平台教學相結合。王均宜參加“外語教學定量研究中的統計方法”學術會議,向大家介紹用統計學中的研究方法、用數據統計軟件來進行文本分析;根據數據類型的不同,要采用不同的數據分析方法。葉萬琳參加“外語教學研究發展趨勢與外語教學改革”研讨會,她向大家介紹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陳堅林教授主持的講座,包括教育的現代化、大學英語改革、語音研究的動向、計算機與外語教學的關系、外語教學研究課題的研究要點。
德語專業的童城參加了 “德語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學術研讨會”,和系裡老師分享研讨會中各位中外教授提供的豐富教學、人才培養的先進經驗。鄧光遠參加的德語教學研讨會的主題是德語歌曲在德語教學中的應用,介紹了歌曲的應用範圍:可用作課程導入、課程主題、語料、補充資料、口語練習以及使用德語歌曲作為教學素材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加速學生對知識的識記。
日語專業的張烈參加的是“第三屆全國高校日語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他向大家介紹了研修班講座的主要内容:日文語料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翻譯語料時對文本主題的把握;原文叙述者與傾聽者的不同視角。
在會議的最後,袁鑫指出各位老師彙報中提到的信息起着重要作用,外語專業新“國标”将對老師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全體外語教師要具有憂患意識,以新“國标”為契機自我增值,在激烈的競争中脫穎而出,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胡光忠教授對整個會議進行了總結,指出作為應用型本科的外語系,面對外語專業改革發展的危機,我們要主動、提前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