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德語系專業負責人潘豔博士成功開展了以“人文社科學術論文的國際發表”為題的博士沙龍。此次沙龍吸引了德語系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本次博士沙龍,為全體德語教師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了人文社科學術論文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現狀與挑戰。
潘豔博士首先介紹了國際三大期刊檢索門類,即SCI、SSCI和A&HCI,這些引文庫分别收錄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藝術與人文科學的期刊。她在這一部分詳細闡述了這些檢索系統的發展曆程、收錄範圍、期刊數量以及它們在學術界的地位和影響力,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宏觀的國際學術發表視野。
在讨論論文發表難易程度時,潘博士引用了北航田俊武教授的觀點,指出A&HCI期刊發表難度相對較高,因其期刊數量較少,競争更為激烈。她強調,理工科論文與人文社科論文在發表數量和難度上存在顯著差異,這要求人文社科研究者在選擇發表渠道時需要更加謹慎。這一現象引發了在場教師的深思,也激發了大家對如何提升論文質量和發表策略的讨論。
潘博士進一步分析了SCI、SSCI和A&HCI收錄的期刊情況,并分享了關于論文發表的幾個關鍵因素,如論文篇幅、語言要求、審稿周期以及不同來源期刊對研究方法要求的差異等。她指出,SCI期刊傾向于簡短、數據驅動的論文,而SSCI和A&HCI期刊則更注重深入的分析和論證,對語言的要求也更為嚴格。
在探讨如何定位高質量的SSCI期刊時,潘博士分享了實用的策略和技巧。她強調,選題的質量和創新性是決定論文能否被接受的關鍵因素。同時,她也指出了一些常見的選題誤區,如讨論著名的難題、研究過于狹窄的問題、論文選題大而空,不專業、經驗化等,并探讨了導緻論文被拒的主要原因。
潘博士的講座内容豐富、深入淺出,不僅提供了國際發表的宏觀視角,還涉及了具體的操作技巧和策略。通過本次學術沙龍,德語系教師們對如何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人文社科論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沙龍對提升教師的學術研究和國際發表能力也具有重要意義。
全體參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