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語系商務英語學科帶頭人曾利沙教授出席在海口舉行的“
2014全國翻譯學研究戰略論壇“,并作中心論題“
翻譯學核心體系理論研究範疇拓展與重構“的主旨發言。論壇旨在從宏觀角度審視我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翻譯理論界的現狀,思考并研讨若幹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問題,進而對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翻譯理論構建的積極、健康發展提出新銳的見解,形成新的共識。出席論壇的有來自境内外翻譯學領域知名學者方夢之教授(上海大學)、潘文國教授、張春柏教授(華東師大)、何剛強教授(複旦大學,《上海翻譯》主編)、郭建中教授(浙江大學)、呂俊教授(南京師大)、黃忠廉教授(黑龍江大學)、孫藝風教授(香港嶺南大學)、王宏教授(蘇州大學)、胡開寶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等30多名專家。
曾利沙教授針對我國翻譯學系統理論研究的困境指出,翻譯學系統理論研究要求具有問題指向性、目的明确性、實踐廣延性、規則導引性、知識系統性、原理有效性、理論開放性、思維辯證性。翻譯學系統理論應由一系列相輔相成的核心理論範疇體系組成,輔以一系列外圍理論範疇作為保護帶。譯學理論研究的“合”與“隔”不宜從理論出發,而應從事實出發,原則的使用必須符合客觀事實,審視理論與實踐的矛盾問題不應片面僵化,而應辯證動态剖析。譯學系統研究需從發生論、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系統論、控制論等哲學層面進行全面闡釋和論證,以各語言學分支學科理論與方法及相關學科理論為分析工具,在理論探讨與建構上應力求批判繼承共生化、舊知新知化、新知觀念化、經驗理據化、知識條理化、邏輯範疇化、模塊建構化、系統調節化,在理論與技能知識與經驗感性認識的傳授上力求可闡釋性、可推論性、可描述性、可操作性、可印證性。
外語系商務英語學科帶頭人曾利沙教授在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