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亓魯霞應邀來我院外語系開展了一場關于教師、教學與考試相關作用的講座,講座主題為“從教師角度看語言測試與教學的關系”。亓教授深入淺出地從教師及學習者自身的角度對語言測試的特點及利弊進行了闡述。
本次講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為什麼要考試?”“如何評價考試的質量?”“考試能夠有效促教促學嗎?”及“淡化校外考試,用好校内考試與評價”。亓教授首先引導我們認識身邊的各式各樣英語測試,并帶領我們去思考這些測試對我們生活和教學的影響。之後,亓教授介紹了“效度、信度、難度”等對語言測試進行評價的幾個關鍵術語,從科學的角度去評價學校及學生們所經曆的各種語言測試。
随後,亓教授還啟發大家去思考各種語言測試對教學的作用,并引入“反撥作用”這一專業理論。通過對考試及其各種相關影響的深入分析,作為教師自身的我們,應當意識到“高風險考試對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是有限的”,而如果想更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們應當更合理地“利用好校内考試與評價,淡化校外考試”。
亓教授的講座從測試及評價的角度帶給我院英語教師們深刻的反思,參與講座的每位教師都在思索自己今後對待考試的方式及态度,同時也在思考今後對學生學習的新的評價方式。講座結束後,亓教授還與老師們積極互動,回答老師問題。亓教授嚴謹的治學态度和先進的學術理念深深地影響了參與講座的老師,帶給大家許多的啟迪。
注:
亓魯霞,女、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獲香港城市大學語言測試博士學位。目前從事語言測試和閱讀教學研究;主持過考試科研課題,參與過國家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主要論著有《意願與現實:中國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英語考試的反撥作用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Stakeholders’ conflicting aims undermine the washback function of a high-stakes test (
Language Testing) 、Is testing an efficient agent for pedagogical change? Examining the intended washback of the writing task in a high-stakes English test in China (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 Policy & Practice) 、“背景知識與語言難度在英語閱讀理解中的作用”(《外語教學與研究》)、“閱讀速度決定于眼睛掃描的速度嗎?”(《現代外語》)等。
亓魯霞教授講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