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網站在7月底正式開通迎新專欄,2014級新生隻需通過點擊學院主頁滾動大圖即可進入迎新專欄網頁,首先可以看到來自院長楊文軒教授充滿衷心祝福與真摯希望的寄語。還能夠查閱入學日程、報到指引、接待點、交通指南、暑假作業建議、安全防範知識、辦學條件簡介、生活資訊、教學日曆、學生組織簡介、資助體系簡介、學生手冊等資訊。如果不想打開網頁,還可以通過招生辦QQ在線答疑。此外,也可以拿起手機關注學院招生微博、微信,随時随地了解最新入學資訊。
迎新大本營
校門口引導
新生報到期間,學院院長楊文軒教授,黨委書記譚馬利,副院長劉根正、高驚生、冼德慶,院長助理張忠福等領導親臨各系報到現場,親切關懷工作人員,耐心詢問新生入學注冊情況,為新生、家長及全體工作人員帶來了溫暖的問候。楊文軒院長還向學生記者講述了“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的故事,勉勵新生“努力、自信的人生最美麗”。冼德慶副院長親赴火車站、火車東站、天河客運站、九龍大道路口等校外接待點,慰問校外接待師生。
同時,今年的報到流程較去年也大有改善,統一在報到處通過“報到系統”掃描錄取通知書,打印報到手續單後再到系部辦理報到手續;在系部繳納校園網開戶費,再到通訊單位攤位開通校園網,大大提高報到效率,避免了排長隊的現象。
院長楊文軒教授到系部慰問
報到處人多不擠
為了迎接今年大波新生,學院各職能部門和系部在7月就開始部署,多次召開迎新協調會安排具體工作。報到當天,校園處處彩旗飄飄,各種迎新标語、海報、報到指示、交通指引、溫馨提示、風扇茶水、休息座椅滲透了學校對新生的溫暖關懷。各系師生全員出動,每個系的報到處都極具本系特色,讓新生從報到開始充滿歸屬感。迎新接待隊伍各出奇招,提供貼心服務,師兄師姐一對一引導、交通引導員堅守崗位、迎新車隊穿梭校道,教學樓架空層咨詢台、報到處、醫療點等服務點工作緊張有序進行。特别是藝術設計系學長為新生提供即拍即取證件照服務、計算機系給新生贈送印有校園美景的明信片等。
師兄熱情且給力
提供即拍即取證件照服務
迎新期間天氣晴雨不定,上午還豔陽高照,下午就下起了雷陣雨,這給迎新接待工作增加了不少壓力。但校外接站的全體師生無畏風雨,堅守崗位,務求準确指引每一位前往我院報到的新生和家長,熱情搬運行李上車。校外接待4個迎新站點,接送大巴坐滿即走,等候時間不超過30分鐘,直達報到大本營,安全便捷。
接送大巴準時到位
校外站點志願者熱情服務
我院與美國貝爾維尤大學(Bellevue University)合作舉辦的雙專業、雙學位本科教育項目是不少考生、家長看好的“潛力股”,備受青睐。今年,該項目實際錄取158人,比去年多38人,并且所錄取的考生中,5人的分數達到二本A線以上,将接受國際學院8萬元人民币的獎勵。國際學院在校門口旁搭起迎新接待點,全體人員前往迎新接待點,熱情為新生家長提供接待、咨詢服務以及辦理入學手續。對于馬上開始國際化學習,新生學子表示有種“高大上的帥氣”。
國際學院熱情接待新生
國際學院迎新大本營
為讓新生家長了解孩子的專業情況,各系均召開兩場新生家長座談會,大部分新生家長應邀參加座談會。各系正副主任、新生輔導員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上,系領導介紹了各系曆史與近年來的發展、系情、學科專業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等情況。新生及家長對專業建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詳細詢問了各專業的開設課程、培養目标、培養方案等。有些家長與系主任們熱烈讨論培養學生獨立性問題,很快豁然開朗,找到了培養共識。
為更好地指導大一新生的學習、生活,我院實施了“學長制”,選拔高年級的優秀學生擔任學長,每兩間宿舍配一名學長。據悉,新生報到後,學長們馬上到新生宿舍,與新生見面,分享大學學習、生活的經驗。
學長微笑引導
各系新生家長座談會
建議完成四份“暑假作業”,獨立從報到開始杠杠的
學院随錄取通知書寄送了四份“暑假作業”: 第一,為畢業的中學或者目前居住地(如街道、社區或村鎮)的群衆做一件好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恩母校、感恩社會;第二,研讀一部中華文化經典,仔細品味其中關于為人處世、修德行善的道理;第三,寫一篇中華文化經典讀後感,談談對當代大學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心得體會;第四,加入被錄取專業的QQ群,與大學的同學和輔導員先來個網上聚會和網上交流。
新生報到前,學院還專門在校園網發布了“溫馨提示”,倡導新同學們從來校報到之日起,首先要學會獨立——在生活上獨立,在思想上獨立,在人格上獨立。從啟程開始,背起行囊,獨立自主來校報到,獨自辦理報到手續,邁出人生自立的第一步,用入學的精彩去展示擔當精神和獨立能力。
系部萌萌标語
報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