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我院在第二行政樓308會議室舉行了第74期商務英語學術沙龍。本次沙龍由商務英語學科帶頭人曾利沙教授主持,以“教案設計•課文解析•宏觀視域•微觀闡釋——大處着眼、小處着手之授課之道”為題,與全體商務英語系教師分享了教學設計與授課之道。
曾教授以2014年英語專業組授課比賽課文“Lord Chesterfield’s Letter to His Son
”為例
,分别從教學目标與要求,教學理念與方法兩個維度介紹了基于圖式理論與體驗觀的課文教學法,并詳細闡述了基于該教學法指導下,教師應如何開展教學活動。教學目标與要求層面,宏觀上,教師應将課文的核心内容與思政教育靈活有度地結合來,例如,将切斯特菲爾德勳爵在兒子步入社會之際有論有據地循循教導其正确交友的價值觀和當前對當下社會語境下大學生正确交友觀的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大學生在當代複雜環境下對人際關系的敏銳感知能力,引導他們善于學會識别形形色色的假朋友。正确的交友價值觀在于結識人品學品具優及賢德之人,不僅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品德,而且能藉此促進自己能力的發展,在創造個人價值的同時,為社會創造出應有的價值。
微觀上,教師應從課文框架着手,在解決重難點詞彙表達的基礎上進一步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結合課文框架,就“如何結交終身益友”這一話題完成一篇論說文寫作。理念與方法層面,曾教授鼓勵教師們以知識圖式為基礎、嵌入認知為導向,講好難點,體現深度,設計好教學環節,将專業知識最大化。改變以往“導入為輔”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課堂前30分鐘的引入環節,将主題知識凸顯化,鼓勵學生“頭腦風暴”,親身參與其中,與教師共同完成“朋友類型與定義”的圖式建構,以文章主題内容激活的知識結構為軸心,進一步延伸拓展。繼而引導學生,從微觀處着手,從找出課文關鍵詞開始,逐步探索與掌握課程重難點。按照“點—線—面—塊”教學模式和“四維四突出”原則,先解決基礎詞句的認知與理解問題,再拓展段落的結構與寫作手法問題,最後完成寫作素材的積累與拓展,從而實現從現象到本質,從宏觀到微觀的過渡。
此外,曾教授還指出:語言是反映現實的,但這種反映往往不是直接的,是有“隔閡”存在的。而教師的工作,就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匠人精神,幫助學生從思想上,技能上填補語言和現實之隔,回到生活之本源,參與生活之體驗,感受生活之真谛,使得學生有能力理解語言與現實之間内在的邏輯關系,避免外語學習過程中的母語遷移現象。教師在基本的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還要做好課堂的思政建設,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态度,将思政内容簡易化,融通化,聯系實際化,易于接收化。
本次沙龍曆時2個小時,主題明确、内容充實、讨論深入,與會老師皆收獲良多,受益匪淺。曾教授精彩的講授無疑如一場及時雨般,為正處在評估沖刺階段的老師們指明了備戰方向。
沙龍現場